忠於職責 自強不息
講於92年學界崇德、立德班
一九八二年崇德年終檢討 前人慈悲
漫漫渡航 風雨信心
回憶當初我在天津發過宏愿──頂劫救世,而承蒙道長及老前人(白水聖帝)提拔參加開荒的行列,因此辭別慈愛的父母與弟妹,離開溫暖的家,隻身一人,不顧一切,先後二次搭船渡海、乘風破浪來到台灣渡化有緣人,本想三年兩載有了成績,即可返鄉。不料世局轉變,從此與父母、弟妹音訊斷絕,這也是註定我辦道的前程,至今已超過卅四年,即將進入卅五年的開始。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所經歷的一切,一言難盡。幾十年來追隨老前人(白水聖帝)開荒闡道,遭遇到的荊棘坎坷、困頓挫折、大考、小考、官考、風考、有情、無情,順逆奇變,真是太多太多。不過當遇到非常痛苦的時候,為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愿力、自己的名譽,以及道場的前途,總是動心忍性,克服難關,總算是一關、一關的度過。這也是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的領導下,卅多年來,我們的道務蒸蒸日上,越辦越宏展,天津發一組之中,我們可稱一枝獨秀,證明在老前人領導之下,我們所辦的是合乎天心人意,才有今天 老慈悲天命堅強的領導,也是大家的福氣。
民國六十九年,狂風暴雨般的大考之後,我們的道場已經愈來愈穩健、茁壯,「考後必昌、難後必興」,這是老天有眼,默默地在造化,天有形、地有象、天不辜負人,你們大家在風雨中生信心,在道場中還要繼續犧牲奉獻,負起應負的責任,才是難能可貴。目前我們雖然停乩止竅,而各種研究班不斷地進行,法會繼續的開,人才紛紛的出來,大家向道的心,如此強盛,這在各組線可能是罕見的。
團結合作 精益求精
在老前人(白水聖帝)領導下,本人負責之下,有七個道場──雲林、彰化、台北、台中、苗栗、高雄、台南,又有日本及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亞羅士打)、泰國共五道場,還有埔里大廟、光明仁愛之家(老前人及各位前人開創),應該都有前途,這一切一切,均是天恩師德,老前人的德性,你們大家及各方面道親財力、人力不斷地犧牲奉獻,才有今天的成績。可是令我們誠惶誠恐的是,老前人已經八十三歲的高齡,有請必到,那我們就應該非常感激了,不能讓他老過分辛苦。因此,本人的責任非常重大,不過道場是大家的道場,所以今天在座各位都是各道場前面負責人,你那方面的道場前途興衰成敗,都不能推卸責任,所以我們應該檢討各方面有什麼缺點,尤其是各班的題目及內容,大家更應該提供意見,以便參考改進,精益求精。
「禮運」才能「大同」
各道場應以培養人才為目標,對於道親學道、修道、辦道各方面要求,要提高水準,所以我們站在前面,更要小心謹慎,要培德,才能使人敬佩。
最後提出兩點與大家共勉:
- 忠於職責:
吾人對自己的職責,無論職司大小、高卑,如果抱持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態度,盡心盡力去負責完成,以合乎道;只要對眾生有幫助的,比如洒掃應對、擔水砍柴,也都可以盡性至命、行功了愿、希聖希賢。孔子曰:「志於道」、孟子曰:「集義所生」。
我們身為道場負有重大使命者,其生也,必須生於道場中;其死也,亦必死於道場上。若能如此,才是真正的長生,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壽」便是這個意思。
- 自強不息:
先哲說:「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又說:「天所賦予的素質,只是一塊料子,或為畫棟雕樑、或為土舍茅屋、全在你自己用功夫做。能自強者,天不能陷;能自立者,天不能傾;能自達者,天不能窮。」故古德謂:「功可強成,名可強得,德可強至。」立身行道,自強不息者,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沈點傳師提供 編輯室整理
註:
刊登於2008年8月號 97期《發一崇德雜誌》【經典篇】
捐款給崇德學院
郵局劃撥帳號:22814298
戶名:一貫道崇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