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育

晉德大帝 郝金瀛前人德範

發一晉德道場道務中心文書組撰寫

晉德大帝

一、生平行誼

前人姓郝名金瀛字仙洲,來臺後別號晉德,生於民前十三年農曆正月廿一日(一八九九),河北省棗強縣人。十七歲時進入北京萬豊泰五金商行當學徒,三年後,由於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盡職,被公司派駐日本仙臺辦事處負責營運業務。因此日語非常熟練,也種下日後來臺開荒的機緣。

前人在未求道之前,篤信聖賢道,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長子之寬與何金梅小姐結婚,前人要求全家一起信奉。有次一位當警察的道親帶何金梅女士的姊姊去求道,她也跟了去,機緣成熟,因而進入了老師的佛門,並與張前人玉台家人認識,從此認真學道,在老前人之同興壇認真學習,並在張前人家讀《四書》,最後還擔任講師。老前人曾講:「郝先生的兒媳婦講道,能讓人感動得掉淚,郝先生能發心也受其影響。」何女士知道道好,因此一直希望公公也能求道。有一段時間前人因身體違和,仙佛常借她的身體,慈悲指點前人,因此在道場前賢成全下,求了道、進入道場。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韓老前人談起臺灣剛收回,道務尚未開展,前人心無二念,即發心愿:「我會講日本話,我去開荒。」老前人被前人的發心與勇氣所感動:「好!你真的要去,我來預備人員」。當年三月,前人與劉振魁、劉全祥、 李鈺銘、張玉台、劉雁賓、曹海瀛、李德璽、牛學儉等一起來臺灣開荒。

民國三十七年七月七日,老前人與隨行劉振魁(第二次來臺)、張文運、王菊亭、于峻德、李新通、韓萬年、趙志誠來臺,大家一起住在臺北。民國三十八年(1949)因臺北李清賀介紹,到雲林縣斗六購買火車站旁之青年照相館,成立興化佛堂。民國三十九年,老前人在臺北開設同德商行,由祁前人負責,而老前人與前人、張玉台、陳鴻珍、趙潔銘則在臺中軋麵條維持生計。民國四十年,斗六道務受考,前人與陳大姑、趙潔銘、張玉台、劉雁賓,被監禁三個月,道務由青年照相館轉至太和旅社。民國四十一年崇修堂改為先天佛堂,民國四十三年道務移至崇修堂,至此道務慢慢開展,前人也將傳道重心轉至雲林縣鄉鎮村落,市街部份則由陳大姑負責。 一直到民國五十五年(1966)前人歸空功圓果滿,來臺十九年期間,由於時局變遷, 兩岸阻隔,大陸經濟來源中斷,加上幣值改革,四萬舊幣僅能換到一元新臺幣,生活陷入因頓,為了謀生與道務,所以前人半個月在臺中壓麵條,半個月在斗六各地渡人、成全人,兩邊奔波,備極辛苦。

前人為了開創道務,騎著腳踏車走過無數鄉間小路,未受考前以斗六為主,受考之後以鄉下(小庄)為中心,向四周推展道務:

  • 斗六市(青年照相館、太和旅社、崇修堂)之石榴班(張塗、林長生、金柱森)、 竹圍子(鄭永祥)、虎尾溪(正心中學旁)。
  • 斗南鎮:溪埔寮。
  • 莿桐鄉:油車子、何厝庄、豬頭背、上埤頭、下埤頭、麻園(林朝江、鄭登順、黃能芳)、四合村、饒平、庄仔(吳朝榮、吳定)。
  • 彰化縣溪州鄉:三條圳、五潮洋。
  • 崙背鄉:水尾(李日)。
  • 虎尾鎮:安溪寮(廖碧雲)。

憑著祂老那一份赤忱之心,抱持慈愛濟眾、鍥而不捨的精神,勇往直前,不管路途多遠,為了要讓真理遍佈每個地方,不怕寒風炎暑,不懼日曬雨淋,見窮苦人家不忍心開口收求道者的功德費。足跡走遍鄉村各個角落,開設佛堂數十處。由於所開荒的地方都是農家,道親們在田裡忙,前人白天就幫忙帶小孩,整理佛堂,等晚上道親休息時,再跟他們講道理,宣化道的寶貴。因為在語言上有濃厚的鄉音,後學們有不了解的地方,祂老人家也都不厭其煩的再三解釋,直到了解為止。因而莿桐鄉小莊(興貴村)全村就有過半以上的村民求道,素食的人口不計其數。 前人平易近人,待人如同親兄弟姊妹,而本身極為勤儉樸素,吃穿都非常簡單,衣服也都自己洗滌。破損的地方,也是親自縫補,凡是本身能做的事從不假手於人,吳定點傳師的夫人曾感傷的說:「前人在世,由於不知體諒祂老的辛苦,不曾縫補過一針一線,等到想要盡點心意時,祂老已不在了。」前人為了弘道,秉持始終不渝的熱忱與毅力,為道犧牲奉獻的精神,實在無法用言語表達。

民國四、五十年代(一九五一至六一), 臺灣鄉下生活困苦,前人慈悲,處處為後學著想,本著「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謀道不謀食」的情操,苦口婆心成全後學,數十年如一日,從來沒有中斷,飽經風霜與魔難,終於真誠感格,蒙 皇憫,諸天仙佛打幫助道,處處顯化,因此原胎佛子上岸愈來愈多。

前人原本是一個殷實的生意人,從日本返國後,擔任意和五金商行總經理,生活富裕,衣食無缺。也許前人宿世因緣,是菩薩乘愿而來,所以在上天大開普渡之際,自然發心來臺闡道,離家之時,長子剛結婚,小女兒才四歲。來臺開道十九年光陰,逢年過節內心默默掛念家鄉,唯將思鄉情懷化作為千萬眾生的付出。

二、不朽的典範

  • 難捨能捨,菩薩愿行。
  • 溫文孝順,富而好禮。
  • 謙恭低下,刻苦耐勞。
  • 尊師重道,負責盡職。
  • 提攜後進,慈悲喜捨。

三、歷次結緣

  • 民國 55 年歲次丙午 9 月 11 日,眾後學恭請慈悲結緣。 十數年載苦奔波,犧牲一切受折磨,為道不辭良機握,日月消逝快如梭, 修盡苦心無作輟,導出誠者不知學,苦境至今雖已脫,天憫志誠證仙羅。
  • 民國 56 年歲次丁未 12 月 23 日,崇修堂慈悲借竅訓。 春夏秋冬歲月遷,人生在世幾多年,只為地物荷重擔,牛馬不如無休閒, 聖凡輕重不分辨,只為眼前衣食穿,目睹後學心傷嘆,愁煞肝腸淚漣漣。
  • 民國 59 年歲次庚戌 3 月 28 日,恩德堂落成蒞壇慈悲指示訓。 喜氣盈門無限慰欣,大道普化有緣盡聞,有志竟成替師擔分,天恩浩德 聊報寸心,小小能力怎不愧存,小小靈光來會諸親。
  • 民國 75 年歲次丙寅 1 月 29 日,林義雄講師家佛堂安座慈悲指示訓 晉昇一級苦心加,德配天地無虛假,大家同心又協力,仙徑在即路不差。
  • 民國 77 年歲次戊辰 6 月 18 日,恩德堂眾道親恭請慈悲結緣。 晉階成佛雲上仙,苦修苦練返先天,培德乃是本來愿,養性自宜外聖圓, 大千世界雖混亂,小無極中奧妙研,縱仙亦須受考驗,俗子頓悟達本源。
  • 民國 79 年歲次庚午 2 月 27 日,恩德堂落成 20 週年蒞壇慈悲指示訓。 恩德道場幾十年,數載光陰如雲煙,輾轉離合至於日,稍具規模小成焉, 但將誠懇永保守,莫使狂妄佔心田,人人若能初心在,豈是小成此一盞。
  • 民國 94 年 10 月 16 日,泰國碧差汶府隆塞縣晉上佛堂慈悲借竅訓。 培養德性發慈悲,敦品崇禮道德揚,菩提自性本奧妙,可脫生死牽纏放, 天時迭轉至末期,堅定意志不徬徨,真修實煉盡心辦,將道傳遍無際廣。
  • 民國 95 年歲次丙戌年 6 月 21 日晉德大仙成道四十週年指示訓。 白雲悠悠天上飄,橋下流水靜靜淌;老幹新枝力振作,人中之龍自立強; 德性修養不可廢,慧智栽培練性光;菩提薩陀開覺路,悠遊人間化蓮邦。(白水老人同德慧菩薩率白陽諸真)晉見前人禮周全,尊師重道擺心田;德內功外皆俱備,不與凡人攀緣先;大千世界孰無惑,用心證驗煉完全; 仙佛本由凡人做,腳踏實地力加勉。

四、晉德道場概況

吳定老點傳師,繼承晉德大仙郝前人遺志,本著真誠無畏的心,領導後學們開 創道務,目前佛堂分佈如下:

  • 1.大佛堂:

    雲林縣小庄恩德堂、小庄圓德佛堂、雲林縣崙背慈化宮、臺東縣鹿野晉誠佛堂等。

  • 2.公共佛堂:

    嘉義市興達佛堂、南投市興明佛堂、臺北板橋興德佛堂、臺南永康慈和佛堂、臺中縣晉源佛堂、彰化市懷恩佛堂、桃園新德佛堂等。

  • 3.國外大佛堂:

    • 印尼:雅加達晉德佛院、加里曼丹島三發縣山口洋晉恩佛堂、坤甸晉善佛堂、棉欄晉仁佛堂。
    • 泰國:碧差汶府晉上佛堂、南邦府晉恩佛堂、清邁府晉源佛堂、清勞縣懷恩佛堂。
    • 馬來西亞:檳城晉義佛堂。
    • 大陸:廣東天心佛堂。
    • 柬埔寨:晉昌佛堂。
    • 尼泊爾:誠中佛堂。

捐款給崇德學院

郵局劃撥帳號:22814298

戶名:一貫道崇德學院

底部學院LOOG
  • 54552 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25-8號
  • TEL:(049)2988675 FAX:(049)2989314
  • 郵局劃撥帳號:22814298 戶名:一貫道崇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