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育

至德大帝祁玉鏞前人德範

發一天恩道場道務中心文書組撰寫

至德大帝

一、拋家捨業來臺開荒

前人姓祁諱上玉下鏞,字裕修,河北靜海人,民國五年四月十二日生。民國二 十九年在塘沽求道後,即聞道不捨。民國三十七年,在法會上經仙佛的成全鼓勵之後,聞說師母將選拔人才前往臺灣開荒闡道,乃毅然挺身而出,加入開荒的行列。此時正當三十三歲英年之時,家中尚有一位三歲的女兒。民國三十七年八月初三(陽曆九月)與兩位 陳大姑、趙大姑、梁大姑等五人共乘最後一班的 美信輪(往後天津淪陷,交通斷絕), 在海上顛簸了四晝夜,才來到臺灣開荒佈道。

豈料不久大陸變色,兩岸分隔,從此前人便與家人斷了音訊。

二、心生智慧脫困解難

民國三十七年到臺灣時,與老前人和劉前人振魁等住在臺北,協助幫辦道務。後來老前人看臺南地區欠缺辦道人才,就把前人調往臺南,協助劉前人全祥。

民國三十八年秋天,渡到幾位軍中雇員來求道,她們向單位舉報在進行非法的 活動。前人與 劉前人全祥、李前人鈺銘、張前人瑞青和于峻德等五人同時繫獄,被拘押在臺南刑警隊裡十一天,接受嚴酷的偵訊。劉前人由於堅定心志絶不洩露三寶,乃遭到刑求,竟被打到吐血。

前人心想警方一定要有口供才能向上面交代,就索性答應要供出三寶。前人招供之後被帶回拘押處時,走過幾位前人牢房,就大聲地向他們講:「我已經招供了,你們也招供好了!」只見 大德真君氣急敗壞地指責嘆道:「你怎麼可以……?」前人見狀隨即向他們大聲說道:「你們聽著!第一寶是『泥丸宮』!第二寶是『無奈何迷昧』!第三寶是『雙手合十』啊!」於是諸位前人們就皆以此應對,乃得結案。後又押上火車,送回臺北。同一時間,老前人知道了這件事,非常地焦急,立刻動身南下。一南下一北上的兩列火車,到了彰化車站剛好會車,這時在北上列車的前人們欣喜看到了老前人,但老前人卻沒有看到他們。此時,前人們的思慕感恩之情溢於言表,卻無法大出其聲與老前人相晤,只好目送著焦慮的長者分道揚鑣。

三、同修情誼患難與共

前人們先被送到臺北的五分局,後再轉到警務處與警總情報處。被拘押在警總 看守所(當年為日本神社「本願寺」,即今日 西門町的「獅子林大廈」)地下室時, 劉前人與前人同銬一副手銬,張前人與于峻德銬一副手銬,而李前人單獨被關在另一間。每當前人睡覺要翻身時,就得通知大德真君一齊翻身,此種辛酸悲苦,實非 常人所能忍受。爾後在修道歲月中,劉前人、李前人與前人道誼深濃,實淵源於這一段同甘苦共患難的鼎爐鑄煉。

最後,被送往散兵遊民收容所(現今之延平國小禮堂),終究查無犯罪的證據,遂被下令驅逐出境押往廣東,但因緣際會,終未成行。

前人因為經過幾個月的折騰,在拘留所的地下室中,水土不服,不幸得了水腫病,而且愈來愈嚴重;拘留所的官員們怕惹麻煩,就允許前人保外就醫。前人的蒙難,至此才告一段落,前後共計被拘押了三個半月。

四、經營商行支援道場

前人們隨老前人來臺之時,隨身雖然有帶了金元券四十億作為開道基金之用,但實際上還是需要大陸方面的接濟。豈料三十八年大陸變色,兩岸交通中斷,經濟 頓失後援;加上臺幣幣制改革,四萬元金元券才折合新臺幣一元,使得經費很快地就告急。不得已,只好經營個小生意,在臺北市信義路二段的東門市場內開個小雜貨店,名為「同德商行」,賺取微薄生活所用之利,以渡難關。

對此,老前人基於責任所在,更是辛苦、奔波,到處想辦法籌措辦道與生活的各項費用,其他前人也都非常勞累,前人竟然又累出一場大病,老前人也患了肋膜炎,情況相當危急,幸蒙上天慈悲撥轉,方得平安渡過。病好了之後,老前人乃去了臺中,而前人便領了幾位小兄弟繼續留在店裡經營。在這段期間,商行做了幾年下來漸漸穩定了,當初在東門市場買房子而向「基礎」、「寶光」前賢借的錢,也慢慢還清了,老前人這方的道務也漸漸地拓展開來。但這個時候,事情又出現了變化,道親裡面有幾個年輕人想成家立業,竟瞞著前人將僅有的東門店面賣掉分錢,各奔前程。前人憂心情急之下,四處籌資重新將店接手下來,而後改名為「裕亨商行」,然其所得仍全數敬呈給老前人,做為辦道所用之經費,店裡除了零售雜貨之外,也經銷岡山劉前人所做的豆瓣醬。

由於前人全力照顧商行的生意,道場起步最晚,有人造謠說 祁前人只顧著作生意,不辦道了。然而,前人始終秉持著「存心自然有天知」的胸懷而不做任何辯解。年終結帳時,前人還是親往臺中向老前人報帳。老前人慈悲說: 「整間店你都頂下來了,還來報帳做什麼呢?」前人卻答說:「後學跟隨您老來臺灣開荒,身體都捨出來了,還有什麼是自己的?」前人對老前人的承上啟下以及知恩報恩的心懷,由此可見一斑。

五、天挽絕症加壽兩紀

前人來臺後,曾大病了兩三次,腸管茸開了兩次刀。民國五十二年,前人四十八歲,更罹患了直腸癌的絕症,因為不願花費巨額手術費而出院,回到佛堂默用三 寶,向上天請禱:「如果上天現在就要調我回去,我接受上天的安排;如果上天欲留這愚昧的弟子,在東土裡能了自己的愿,多辦些事,救渡些眾生,則請上天慈悲 ……。」當這個念頭一落下,前人頓時感到有一陣暖流由頭貫及腳下,全身舒暢。後來病體果然稍轉穩定,漸而痊癒。

民國五十三年,老前人在斗六召開點傳師以上的懺悔班,前人也在場,三天主考院長師兄到壇便說:「裕修賢弟,你可知道你的病是怎麼好的嗎?」前人一聽便感激的當場跪下說:「弟子知道!」院長大人慈悲說:「老知你犧牲家業,來臺開 荒辦道,特別為你加壽二紀,你好好知恩,盡心辦道即可也!」

六、蔡氏佛堂道務起步

天恩道場的第一間佛堂是蔡氏佛堂(即乾德堂),壇主是陳乃點傳師,民國四十一年開壇;在東門市場附近另一間佛堂,是陳金蓮前人的坤德堂,在連雲街。民國五 十三年,李前人將乾德堂請前人負責,這是一間木造的閣樓,屋頂不高,而前人身形高大,每次前來講課,都要彎著腰進來,非常的辛苦。天恩道場中最早一批的前 賢可以說都是在那裡求道的。

七、諄諄教導漸入軌道

民國四十八年,張老點傳師在臺北市開了四維堂,前人的道務才漸上軌道,同時也協助成全北五堵道宗佛堂的道親,並陸續開設了輔義、濟仁、普覺、善智、覺明等幾間佛堂。

前人常講《人生寶鑑》、《金剛經》、《四書》,講道時有家鄉口音,當時大家都不認識字,像雞同鴨講,後來就請余講師德勝當翻譯。每次到了逢年過節時,大家 都會去向前人拜年及獻供,前人也都會給每個人一碗餃子,前人說因為過年正值交 子時,所以要吃餃子。平常裕亨商行的生意有時會很忙碌,所以道親只要一有空,都會跑到店裡去幫前人洗豆瓣醬的瓶子,貼標籤。一群人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聚在小小的店裡,充滿了一家人的和樂氣氛,流露出無盡的道的力量與尊貴。

前人住在裕亨商行裡的陳設十分簡單,用幾只木板的肥皂箱上面擺放一張木板, 舖上床單就作為床舖,而佛堂也只有三個榻榻米那麼大;一套西裝穿了十幾年,衣褲都自己洗,有時張老點傳師的夫人想要幫前人洗,前人都不肯,只好趁前人不注意時偷偷拿來洗。因為前人自律嚴謹,生活樸實,凡事皆親力親為,捨不得麻煩眾後學,其溫文儒雅的真修德性,點點滴滴皆示現在平常之中。另外,前人到各佛堂辦道,不管多遠,都是自己搭公車或騎腳踏車去。

八、人才濟濟康莊邁進

早期道親開法會都要到斗六的崇修堂,臨行前,前人都要親自為道親複習三寶、演練參辭駕禮,熟練了才可以去。那時法會上仙佛慈悲顯化很多,每一位班員 都會被仙佛慈悲鼓勵很多。回來後,道親各個都能發心辦道,投入修辦道的人才越來越多,道務就日益擴大。後來就在四維堂成立道學研究班,由江老點傳師主持,也請斗六的老前賢來講課,前人常親自前來關心大家的學習狀況。而仙佛更是慈悲,常借著張老點傳師的女兒秀玉小姐的竅,在研究班上臨壇顯化。

民國五十八年,前人提拔了江金漢、吳宣鑣兩位點傳師之後,前人就以位在臺北市四維路的「四維佛堂」為基礎,前人有機會就接引來學。待人慈祥親切,以身示道,甚多道親都是被前人的德範感化,開始接近道場。

前人公心一片,見道成道,民國五十八年李前人道場中的陳清文大使,在淡水山上蓋了一間佛堂,名為「宣德堂」;後來機緣成熟,李前人就與前人商議,在民 國六十年的元旦舉辦合班的法會。從此以後,法會就固定在淡水舉行,不但方便成全道親,也提升了辦道人才的素質。

過了幾年,前人領導下的前賢們,計畫要成立一個可以開法會的大道場;於是,就由吳宣鑣點傳師等七人約同前人共同出資興建公共佛堂,在新店市柴程里蓋起一 間佛堂,取名「康莊佛堂」,民國六十二年落成,為天恩道場立起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時,第一批三才已練成,也提拔幾位點傳師。之後,各地佛堂紛紛成立,道場於是蓬勃地發展。

九、官考依舊磨練未歇

民國六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江金漢、吳宣鑣等幾位點傳師在臺北市延吉街的 善德佛堂開會,研討道務。一批警察掩至,將一群人帶往派出所偵訊。過了一夜之後,再移送分局,被牽連的有十二人;在分局偵訊了一整天,大家立下「以後不再辦道」的切結書之後才放人。

民國六十八年,康莊佛堂又出了一場考。在一場三天的法會,第三天班員要立愿的時候,警察看佛堂裡燈火通明,於是就前去查看。當時是陰雨的天氣,蕭、劉兩位點傳師與數位道親陪著前人,在黑暗的夜色中,踉蹌地走在滑濕而陡峻的山坡路上,幾次前人因疾行中不小心就滑倒了,仍毅然的挺身向前,其艱辛的辦道情形,風雨如晦中更見其堅定不移。

十、覓地建廟柳暗花明

由於康莊佛堂發生了幾次考驗事件,該處已為警察注意的焦點。為了不影響對 新進道親的成全,於是大家就積極的分頭出去找地。前人很慈悲,向來都不向道親募款,可是要蓋一座廟,可要不少經費,因此遲疑不決。這時蔡點傳師玉滿就長跪在前人面前,要求前人應允建廟,前人在無可奈何之下,講了一句:「口水不能粘貼(意即沒錢不能建廟)。」後來,前人又在眾後學們再三懇求之下,就開了三個條件,如果不行的話,點傳師即應知難而退。

這三個條件是:一、地理要好;二、不要開路;三、交通要方便。當時有一位李正雄先生在閒談中聽聞前人所講的那三個條件後,打趣的說:「哪有這種貓仔空(台語)」,意思是說,要找符合這三項條件的地點,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十一、天恩湧泉天恩落成

找了一年多,果然在木柵指南山中的「貓空」地方,找到了建廟的福地;想不到李正雄先生當時的一句玩笑話,竟然一語成真!這塊地是以五百萬元購得的,地點正好在木柵觀光茶園境內,有產業道路經過,並有小型公車行駛其間,吳宣鑣點 傳師親自審查勘定,確定是絕佳地理,也都符合了前人所要求的條件。誠如古人所云:「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民國七十二年初正式動土興建,前人命名「天恩宮」。前人說:「我們今天能夠建廟,應該感謝天恩師德,就取名『天恩宮』。」可是在建廟之初,一直找不到水源,時值農曆九月十五日的 老大典,眾道親們在各佛堂一齊叩求上天慈悲;不數日,施工的挖土機在挖擋土牆時,忽然發現在廟後方二十公尺處的一塊大石壁中, 有泉水湧出,眾人欣喜不已,直呼此乃天賜甘泉也!為感謝上天的恩賜,遂將此泉取名為「天恩泉」,並立碑以資紀念。民國七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天恩宮正式落成,各單位及本地道親來觀禮的前賢有三千餘人。

十二、一貫道終於合法

就在天恩宮落成之前,前人覺得道場的發展雖已到了一個新階段,但有些地方 還是很難突破,尤其是要接引社會中高階層人士進入道場,特別有障礙;於是前人就與張培成、陳鴻珍、薛福山、高斌凱等幾位前人,以及林枝鄉點傳師共同為一貫 道的合法化,四處向政府請命。後來經過政府的深入調查瞭解,才知道一貫道的作為,實為一股淨化人心、安定社會的龐大力量,遂轉而肯定與支持;並在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廿二日,由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在電視上公開宣布一貫道合法化,為扭轉道場的形象奠立了良好的基石。

而為了改變社會上長期以來對一貫道的錯誤印象,後來更繼續促成七十七年三月五日「一貫道總會」的成立,使得道場與外界有具體的溝通管道,為爾後整個大道場的活動,取得更確切的保障。

前人除了對內擴展道務之外,對外界社會亦廣行公益。先是多年來在捐助孤兒院、養老院、冬令救濟與災變救助上,一直不餘遺力。天恩宮落成後,更開辦了「青少年國學研習育樂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輔導年輕的下一代發展健全的人格,向深厚的中華文化紮根。其後兩年,又開辦了「青年營」,引導培植更多國家未來的棟樑人才。此外,每年天恩宮都會舉辦模範母親表揚活動,以表彰育子有成的母儀楷範。

民國八十年的母親節,更有遠自模里西斯將近四十位道親慕名前來觀禮,大家都深覺得不虛此行。

十三、海外道務初試啼聲

民國六十年代,各道場已掀起出國開荒的熱潮。民國六十八年二月三日,桃園 中正機場啟用的那一天,前人就帶領著幾位前賢,前往東南亞各國巡迴,以瞭解當地的社會情況,作為將來開道的參考。

七十二年七月,由於王秀珠小姐的引線,蔡玉滿點傳師前往日本仙臺市辦道。

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五日,第一批正式的開荒團出發,前往馬來西亞,總共在馬 來西亞開了五處佛堂,渡了四百二十七人。這次開荒,歷時三個月左右。之後,陸續派人前往駐守與開創,東南亞三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的道場才漸漸的成形。

十四、天恩法船航向四海

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前往非洲模里西斯開道。其後,陸續安排前賢長駐於此,繼續開闡道務;民國七十八年,印尼泗水開荒,初到當地辦道非常辛苦,所幸當地華人很有佛緣,求道之後,發心向道,道務亦漸開展;民國七十九年,前人在香港開設第一間佛堂;民國八十年八月,開荒美國,前往美國洛杉磯設立第一間公共佛堂;八十一年五月,邱瑞昌點傳師前往菲律賓開荒,道務日展。

十五、同修關照情深義重

前人個性溫良慈恕,與道場各支線的前輩們道誼深厚融洽。民國七十四年,一位曾護送過師尊靈櫬從四川榕城飛往杭州西湖靈隱安厝的于新生前人,由於時局變遷的因緣,到巴西開荒,也開出一片道務,後因中風身體不適乃返回台灣,暫住於寶光谷前人的後學處,情況窘迫。前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將這位素昧平生的于前人 接到康莊佛堂照顧,後來病況嚴重,乃送往仁愛醫院治療,漸趨穩定後移往市立廣慈博愛院,前人除派人照料,並每月寄錢予以安養。于前人歸空後,前人更為他料理後事。

民國七十九年,谷椿年前人(修和大仙)藉天恩宮與後學結緣時,帶來于前人的感謝口信道:「于老和我常相聚,請吾代傳話幾句,感謝祁老多關注,生病時日費心機,苦心積慮安頓我,無有半句怨言提。患難之中見真情,肚量寬廣海涵育,後事多勞您操煩,銘心鏤骨肺腑記。」前人不論對前賢、平輩或者後學,都是那麼 的情深義重,如此仁厚的長者,實在是令人追思不已。

十六、皇天下詔歸天繳旨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五日,前人依照道務行程表,前往東南亞主持法會;先後跑遍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國。回國後,祂老身體突然感覺不適,乃送往國泰醫院急診。當晚當張點傳師要拿藥給前人服用時,藥粉連續翻掉了二次,前人說:「好像不讓我吃了!」似已隱伏了預兆。

清晨六點五十分,前人突然胸骨背疼痛,後學們便急召救護車送到新店耕莘醫院,竟宣告回天乏術,祂老已奉詔回天,圓寂歸去矣!中山醫院的余大夫素知前人身體狀況,余大夫來到天恩宮,表示老人家以往沒有類似的心臟病,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 老下詔,要前人回天繳旨了。

老前人和前人情同兄弟,當時老前人在泰國,聞聽噩耗潸然淚下,馬上轉機回 臺,而陳大姑前人與前人有數十年的道誼深義厚,當她老得知訊息後,隨即從新加坡趕回,下機即直奔天恩宮探視。當我們把前人仙逝的經過稟告她老時,她老即說:「這種一語未留的歸逝,是丹書下詔,對修道人而言,是吉祥之徵兆。」

十七、前人道範至德無疆

前人一生待人處世,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老前人更是恭謹有加;每次 有事欲請示老前人時,一定是親謁面稟;若蒙老前人恩准,必定跪下叩恩,數十年都是一樣。前人這份尊師重道、承上啟下的道範,可以說是後學們的最佳表率。前人對待後學,更是視如己出,從未見祂老疾言厲色的對待任何人;前人常掛念後學是否家庭平順,是否發心向道,處處為人設想。甚至見到有些前輩晚年病重,需要後學照護時,前人便暗自發愿,將來一定不拖累後學;果然到了前人歸空時,走得是那麼安祥,前人對後學們這番恩德,真是沒齒難忘啊!

前人祂老人家一生為道、為眾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把對兒女的愛全部化為大愛。至情至性的前人,留給後學的形象永遠是那麼慈藹、堅毅與安祥。

前人的大恩,山高水長;前人之大德,非筆墨可以形容。祂老成道後,上天敕 封為「至德大帝」的極品果位,苟非德性涵養至深,豈能榮獲此等殊榮?身為後學的我們只有全力以赴,完成祂老的心愿,方不枉有幸身為祂老後學之殊勝因緣。

至德大帝與白水聖帝
至德大帝
至德大帝

捐款給崇德學院

郵局劃撥帳號:22814298

戶名:一貫道崇德學院

底部學院LOOG
  • 54552 南投縣埔里鎮鯉魚路25-8號
  • TEL:(049)2988675 FAX:(049)2989314
  • 郵局劃撥帳號:22814298 戶名:一貫道崇德學院